目前分類:專題文章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補充維生素C 減緩感冒不適

     你我這輩子最常去看醫生的原因就是「感冒」。成年人平均每年一至三次感冒,兒童則頻率更高。這世界上有兩百種以上可以讓人感冒的病毒,而且每一種病毒還可以不斷的突變,所以想要不感冒,根本是天方夜譚。

補充維生素C成風潮

    既然外來的病毒多到無法抵擋,那麼從自身做起,增強抵抗力總是可以的。所以當上個世紀初諾貝爾獎得主包林宣稱,補充維生素C可以預防與減輕感冒症狀後,「補充維生素C片」彷彿就成了對付感冒的代名詞。

  包林的一面之詞,並沒有得到醫界普遍的認可,畢竟西方醫學講求實證,專家個人的見解不具有任何公信力。然而,過去這半個世紀以來,一共有二十九項大大小小的研究探討維生素C與感冒的關係,結論的確還給了包林博士一些公道。

    根據全球最具公信力的考科藍(Cochrane)實証醫學報告,補充維生素C雖然無法預防感冒,但是可以減緩感冒症狀的嚴重度,而且在馬拉松跑者等高強度的運動員身上,效果格外明顯。

維生素C與中性球

    科學家開始好奇,為什麼維生素C可以幫助我們對抗感冒病毒呢?因為人類是少數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的生物,必須要從飲食攝取;反而是家裡養的貓、狗不需要吃水果,在體內就可以自行合成。原因挺複雜的,其中一個是和人類的「中性球(neutrophils)」有關。

    比如說,當我們吃了一顆奇異果後,所攝取的維生素C,就會進入身體各個器官,幫助人體正常的運作,其中就包括對抗細菌病毒的中性球。它是免疫系統的急先鋒,每當身體有任何外來的感染源,不論入侵的是細菌或病毒,第一個衝到「發病現場」的白血球,就是這種中性球。

    讓中性球得以「奮勇殺敵」的重要武器之一,就是維生素C。根據研究,維生素C在中性球的濃度高出血液的二至五倍,而且在感染期間更是高得驚人,其重要性可見一般。

    於是,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研究者,找到了十四個健康的成年人,請他們接受「每日吃兩粒奇異果」的維生素C治療。經過四週後,再把這些人身上的中性球抽出來研究,發現他們的中性球大軍集合速度增快了20%,殺敵能力增強了23%,總而言之,也就是吃奇異果後,免疫力大幅的提升了。上述這項研究,就發表在今年的『營養素(Nutrients)』期刊。

多從天然飲食攝取

    很多專家認為,吃水果可以對抗感冒,不單只是維生素C含量高,其他的營養素如維生素E、葉酸、植物多酚,以及胡蘿蔔素等,也都是緩解感冒的功臣。而且這種營養優勢,絕對是市售維生素C片難以達到的效果。

    當年的包林博士,是鼓吹服用高劑量維生素C來預防感冒。如今研究顯示,成年人每天需要的維生素C只不過區區一百毫克。就算攝取超過,基本上中性球已經「吃飽」了,並不會再增加更多的免疫功能。

    一天一百毫克的維生素C,剛好是一顆奇異果的量,奇妙的巧合讓人忍不住讚嘆::『天然的尚好!』

 

摘錄至:國語日報1041110日 文/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增加基礎代謝率 打造易瘦體質 

 小智的爸爸身形圓胖,三餐總是口口計較,永遠沒吃飽過,連最愛的排骨、雞腿都不吃。而還是小學生的小智,總是大口吃肉、大口吃菜,卻依然身形結實,你知道關鍵在哪裡嗎? 

  小智的爸爸不愛運動,而小智每天至少做三十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幫助熱量的消耗。基礎代謝率與熱量有關,只要基礎代謝率好,自然就容易瘦;如果基礎代謝率低,熱量沒辦法消耗,便會以脂肪的型態儲存在體內,變胖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基礎代謝率因人而異 

  所謂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就是一個人一天當中最基本需要消耗的熱量,也就是維持身體一日最基本的體能消耗的需要。 

  相關研究資料指出,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逐漸下降,一般來說,嬰兒時期的基礎代謝率較高,孩童時逐漸下降,成年後漸趨穩定。成人期後,在十八歲到二十五歲期間最高,二十五歲後開始下降,每十年降百分之五到十。 

  男生和女生的基礎代謝率不一樣,一般人可以採用比較簡單而且容易記住的計算方法估算,不計入年齡與身分高: 

男性BMR=體重(公斤)×1×24(小時) 

女性BMR=體重(公斤)×0.9×24(小時) 

  14歲、體重50公斤、身高159公分的女性為例,以簡易計算法算出來的基礎代謝率是:BMR50×0.9×241080 

每日消耗的熱量計算 

  基礎代謝率占了人體大部份的熱量消耗,同樣吃進兩千大卡,基礎代謝率好的人,就算某一天偷懶少動一點,也不會有多於熱量囤積。但如果長期處於低熱量供給的情況下,身體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節省能量消耗來維持心跳、呼吸等生理現象持續進行,所以基礎代謝率也跟著降低。左圖是一個人每日所需熱量的比例圖及活動係數表:


 

活動係數表: 

活動係數

身體的活動狀況

類型

0

躺著不動一整天

完全不動型

0.2

幾乎很少或沒運動

教室、補習班坐整天型

0.375

每週運動一兩次

輕度活動型

0.55

每週運動三到五次

中度活動型

0.725

每週運動六七次

重度活動型

0.9

每天都有重度運動或重勞力工作

體力勞動型

自我檢視基礎代謝率 

 假設你留意到孩子的代謝率比其他孩子低時,請你檢查一下是否有以下情形,導致孩子的基礎代謝率長期不振? 

1.是否長期吃低熱量飲食? 

  孩子是否為了維持體重,吃得相當少,營養也很不均衡。長期的低熱量飲食會讓身體代謝率降低。身體會降低熱量的消耗以維持生命。如此一來,不但不能控制體重,還會造成營養失調。而且只要稍微多吃一點,就很容易發胖。 

2.是否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 

  光是站立動作就可以讓我們的基礎代謝率略為加速,如果孩子總是愛坐、愛躺,相形之下基礎代謝率就會比較低下。 

3.飲水量是否不足? 

  喝水確實可以幫助身體新陳代謝,提高基礎代謝率,每天至少要喝兩千西西以上的開水,切忌以含糖飲料代替,以免越喝越胖。 

4.是否經常生氣或心情不佳? 

  好的情緒可以帶動腦內嗎啡的分泌,幫助身體運作。經常深呼吸,則可以幫助體內脂肪燃燒,讓熱量不囤積。 

5.身體是否常感到冰冷? 

  住在氣候寒冷地區的人,基礎代謝率比氣候炎熱地帶的人低;同理,身體、四肢常冷冰冰的人,基礎代謝率也比較差。 

   摘錄至:國語日報103108日 文/洪泰雄(中原大學營養學兼任講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肚子痛卻無法排便怎麼辦?

亮亮醫師,我最近大號好不順,都要很久才大得出來,我的腸胃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先別太緊張,便秘很常發生在小朋友身上,絕大部分都不是腸道構造出問題,只是排便功能暫時異常。只要調整飲食與作息,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Q每次排便都覺得大便硬硬的,這也算便秘嗎?

A如果排便有困難,或者排很久都排不出來,大便堆積在大腸太

   久,會造成肚子絞痛;或是大便很堅硬,排便會流血;排便之後,

   仍有排不乾淨的感覺,擦屁股時會發現血絲,這些都算是便秘

   呵!

Q為什麼我經常便秘?

A便秘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飲食習慣不佳,像是不喜歡吃蔬菜、水

    果,纖維質攝取過少,或者是偏食,只愛吃肉類或蛋糕、可樂

    等精緻加工食物。另外,過多的壓力,像是被老師或父母責罵,

    課業競爭激烈,或是與同學關係不睦,都會影響消化道的健康;

    還有,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例如看電視、打電動、玩網路

    或讀書久坐,運動量不足也會導致便秘或肚子痛。如果小朋友

    不喜歡使用公共廁所,或是忙著上課、玩遊戲,有便意卻延遲

    上廁所的時間,大便就會越來越硬,且很難排出來。

Q便秘好像不是很嚴重的疾病,需要看醫生嗎?

A經常讓大便留在大腸裡,時間久了,大便中的水分就會被大腸

    吸收,讓大便越來越硬。這時如果太過用力排便,可能造成直

    腸壁破裂出血或肛裂,有些小朋友因為排便疼痛就更不想大

    便,便祕情況也會更惡化。除此之外,肚子裡堆積太多宿便,

    會腹脹、食慾不佳,也會影響發育,而有長不高、過瘦等問題。

    如果便祕已經讓身體感到不適,。就要儘快看醫生呵!

Q我不想看醫生,該怎麼改善便秘的問題?

A可以從調整飲食習慣開始,儘量不要偏食,多吃蔬菜水果或五

    穀糙米飯,並且多喝開水;此外,早餐前和睡前喝一杯水,也

    可以促進排便。平常多喝無糖的優酪乳或服用益生菌,增加腸

    內好菌,能改善腸胃不適,增進腸道健康。當然,有便意時,

    要儘快去排便,千萬別忍。

Q如果已經多吃蔬菜,改變飲食習慣了還是便秘,該怎麼辦?

A如果已經依照亮亮醫師的方法去做,但還是嚴重便秘或肚子痛,

   可能就是腸胃道生病或結構異常,需要給小兒腸胃科的醫師詳細

    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呵!

哪些物質含有大量纖維質,可以幫助排便呢?

蔬菜類:芹菜、波菜、高麗菜、青椒、花椰菜、菇類。

水果類:木瓜、柳橙、番茄、草莓、水梨、葡萄、蓮霧、奇異果、

        葡萄柚、黑棗汁。

豆類:紅豆、綠豆、花豆。

澱粉類:糙米、燕麥、蕎麥、薏仁、五穀米、番薯、馬鈴薯、芋頭。

海藻類:海帶、海苔。

            

                 摘錄至:國語日報1031010日 文/亮亮醫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生素C過量易出大問題

許多父母都聽醫師說過,糖果吃多不好,卻也很傷腦筋,當孩子討著要獎勵時,該用什麼零食取代呢?

  走進便利商店,架上整排的「維生素C片」,有各種不同口味,包裝上用大大的特殊字體寫著「健康」、「抗氧化」。這種東西好像吃起來比較心安,就用它作小朋友寫完功課的獎勵吧!

     等一下!千萬不要以為維生素C片、發泡錠,都是安全的,在蠶豆症孩子的身上,過量的維生素C甚至會誘發溶血!

維生素C每日需求量不高

    任何營養素,包括維生素在內,都是人體體內平衡所必須的。然而攝取過量時,最終都必須從腎臟、肝臟或腸胃道排除。以維生素C為例,兒童每天所需要的量不超過一百毫克;依其水溶性的特質,多吃進去的維生素C,全都從尿液排出去了。

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

    大家都知道維生素C很重要,而蔬菜、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最高。不吃青菜、水果的孩子,維生素C缺乏,容易出現疲倦,沒有食慾,傷口癒合緩慢,口腔出血等症狀。想要達到每日所需要的標準非常容易,一天一顆芭樂,或兩顆奇異果,肯定綽綽有餘。

蠶豆症孩童不可攝取過量

    由於市面上所賣的維生素C片,都是以化學方式合成,由於成本低廉,隨便一顆就可能含有五百毫克,甚至一千毫克的含量,不只遠遠超過兒童一日所需,連成年人都不可能需要那麼多的量。

    維生素C過量可能引起腹痛、腹瀉;長期過量也曾引發腎結石,甚至與肺癌相關,尤其蠶豆症的孩子更要避免。

    醫學期刊曾經報導過一個十歲的孩子,每天吃超過一千五百毫克的維生素C補充品,後來發生黃疸、溶血、貧血的症狀,就醫後才發現是蠶豆症導致,而台灣蠶豆症有百分之三的盛行率。雖然這樣的案例極為少見,但難保一個不注意,孩子把整條維生素C片當糖果吃光光。

    因此,如果家中有蠶豆症兒童,千萬記得要把高單位的維生素C片收好,或是根本不要買。

少吃C片 多吃蔬菜

    回歸天然攝取營養,是這個世代的健康飲食主軸,即使是小小的維生素C,也應當如此。

    天然蔬果所含的維生素C吸收率高,還合併許多其他營養素,怎麼吃都不會過量(應該不會有人一天吃十五顆芭樂吧),是「百益而無一害」。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往往會摻雜人工添加物、食用色素、劣質的甘味劑等,吃了未必能促進健康。所以提醒大家,維生素C還是「天然的尚好」!

                摘錄至:國語日報104428日 文/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天喝水保健康

     你聽過「心痛的感覺」這個故事嗎?小杰看到飲料店招牌上寫:血腥瑪麗五十元,粉紅莎莉六十元……心痛的感覺一百元!小杰好奇的點了一杯「心痛的感覺」。當她付出一百元後,服務生端出「白開水」,小杰頓時「心痛」了起來。

     這則笑話形容的是「水」的平凡無奇,但植物沒它會枯萎,人三天沒喝它則會危及生命。

     一天該喝多少水才會健康,且皮膚「水噹噹」呢?餐前喝還是餐後喝好呢?市面「水」產品種類眾多,純水、礦泉水、蒸餾水、海洋深層水等,該選擇哪一種呢?

 

愛喝水的人身心健康

     水占人體很大的比例,尤其大腦在運作過程中需要水分,營養的運送及排泄是否正常,端視血液中水分的含量,羅斯巴赫飲水研究機構和德國愛爾朗恩大學合作的報告指出,僅是喝水就能使人精神振奮,活化身心靈。

     留意一下,會發現愛喝水的孩子,以下幾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強:

     皮膚水亮精神好由於水是許多物質的溶劑,只有水才能維持皮膚的新陳代謝,可讓皮膚呈現水亮色澤,且精神很好。

     升旗久站不中暑。因大腦的下視丘有體溫調節中樞,腦中水分約占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多,所以人體的體溫才可以維持恆定,不受外界氣溫高低影響。這就是為什麼當水分補充不夠時,體溫就會上升,身體會發熱、頭暈。所以孩子上學前除了吃早餐還要喝水,維持體溫恆定。

   不會泌尿道感染。水分不足時,血液就會濃稠,體內水分流動變得緩慢,腸道容易累積毒素,造成少尿、尿路結石及尿道感染,引發新陳代謝、免疫力降低。水能幫助腸胃蠕動,讓排便順暢,加上良好衛生習慣,以及飲食攝取足夠纖維質,就不會泌尿道感染,也不會便秘。

   胃口好、吸收佳。水分在消化系統中流動,促使胃的消化蠕動能力加強,腸的吸收功能佳,大腸攝入水分後,排便順暢,因而促進食物消化和吸收作用。

 

飲用的水質及飲用量

     我們喝的水應含有微量元素,例如:鈣、鎂、鐵、鈉、氟等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逆滲透飲水機的水,缺少那些對身體有幫助的礦物質,而一般家庭煮沸過的開水,其實是最簡單又符合身體所需。

     礦泉水分「自然湧出」和「人工抽取」兩種,都含人體需要的鐵質、鈣質、鈉和鎂,並含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其他溶解性物質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水喝入體內,經由胃腸的黏膜直接吸收而進入血液循環,並在各個器官細胞中滲透,如同河川般迅速在身體內流動。「水是百藥之王」,水的攝入,可將體內毒素及廢棄物清除掉,喝水量的計算,依人的年齡、身高、體重而調整,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至少要攝取兩千西西的水。

     在對的時間喝水,效益會加倍,如三餐餐前是最佳時機,每次飲用五百至六百西西,水溫約攝氏三十度,飲水時小杯小口慢慢喝,切忌大杯大口。

     起床一杯水如天降甘霖,清晨也是喝水最佳時間。人在睡眠中會自然流失水分,所以早上醒來血液濃度高,容易口乾舌燥,此時喝水正是時候。可以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神清氣爽。

 

果汁不能當水喝

   當大家生活水平提高,更加重視健康時,有些家長以為給孩子喝果汁比較營養,甚至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把果汁當水喝。

     實際上,還是喝水、吃水果比較好,因為在口腔的咀嚼下,會刺激控管飽足感的神經,咀嚼也可以增加消化腺酵素的分泌量,對於腸胃的強健,具有相當功效。何況果汁中含有糖的成分,熱量容易偏高,影響健康。孩子口渴時,應該養成喝水的習慣。

 

摘錄至:國語日報10448日 文/洪泰雄(台灣大學及中原大學兼任講師,教授營養)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型肝炎治療

C型肝炎治療之新進C肝無論急慢性感染都往往無啥症狀,全球盛行率約2-4%!超過3.5%歸為高發區!亞洲只有日韓為低盛行區!北美,巴西為低盛行區!台灣中國中亞中東北非,ㄧ條橫貫為高盛行區!臺灣盛行率約4%,但多集中在40以後族群,所以國衛局將C肝篩檢加在45歲以上族群!用anti HCV抗體篩檢,陽性只是曾經感染證據,因15-20%感染後會自癒!還要測病毒量HCV RNA.看是否現正感染中。

C肝感染後8成進入慢性肝炎,經20-30年,由慢性發炎,纖維化,硬化欸(20%),肝衰竭,肝癌(每年1-4%)!
治療目的在於治癒!扭轉病程!2010以前就干擾素加雷巴威林!2011-12加第一代直接抗病毒藥!2013進入無干擾素而並用直接抗病毒藥的時代!
Sofus
抗病毒效佳!無藥物交互作用!ㄧ天ㄧ顆!療程短約12週!但貴!花300萬台幣!

C肝為RNA病毒,經體液感染!有6基因型!第一型用干擾素加雷巴威林效果比其他基因型差!台灣第一型佔ㄧ半,第二型佔4成!臺灣人IL28B基因盛行率高於高加索(白人),而黑人最少,所以在含干擾素的療效黑人最差!

C肝治療師法在治療HIV感染之經驗,用治療過程病毒下降的有無,快慢,來製訂療程!
2004
是用RGT根據治療後反應來決定療程!
2009
是根據IL28的宿主基因型來區分療程!
2011
進入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代!2013進入無干擾素的治療時期!

治療C肝目標在於達到"SVR持續病毒反應":就是在完成療程之後6個月驗不到病毒存在!只要能達到SVR者,99%以上持續追蹤也無病毒,就是治癒!
減少所有死亡率,無論跟肝病相關否,減少肝病併發症,減少肝癌發生率,降肝移植需求!
治療C肝的幾個里程碑:干擾素,雷巴林,長效干擾素,病毒蛋白酶抑制劑!SVR達成率:6-16%-----30-40%----40-55%----70%

第一代抗病毒藥上市,是用於輔助治療第一基因型C肝!但因ㄧ天吃三回,藥粒9-12顆!副作用多,交叉作用多!美國已下市!諷刺的是台灣健保剛通過允許進入使用!
第二代的Sofuribavirin合併使用在治療非1基因型C肝效果很好!
2013
進入無干擾素治療時代!二合一,甚至三合一!療程也縮短!無論有無肝硬化!不管基因型都有95%以上的SVR!
第二代蛋白酶抑制劑(非結構蛋白3/4A),除第3基因型外都有效!對第一型效尤佳:8成可達SVR,85%病人可只治療24週!一天一次少藥物交叉作用!副作用較少!

31對第一型很有效!21和雷巴林併用,對23型也很有效!療程可縮短至12-16週!
目前看來:把5A,5B抑制劑合用8週!就9成以上SVR!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台灣高血壓指引的簡單歸納!

高血壓:大於140/90
需控制低於130/80:
糖尿病,
冠心症,
中風後在吃抗血小板藥的,
慢性腎病有蛋白尿!
洗腎後!
需控制低於150/90:
年紀超過80
洗腎前!
其餘控制低於140/90..
血壓控制的特殊情況:
中風的急性期24小時內,阻塞型若未大於220/120,無需急降!但若是在黃金4.5小時內打算進行溶栓治療者,血壓超過185/110需降至180/105以下,才進行溶栓!
腦出血急性期,收縮壓超180需降到140以下!
出血的恢復期則140/90以下!
懷孕期的高血壓:
禁忌:利尿劑,ACEI,ARB,aldactone,ari
preeclampsia病史的,自第13週起吃小劑量Aspirin防治preeclampsia!
整個懷孕期間血壓要吃aldometlabetalol,nifedipine控制在150/100以下!但舒張壓不小於80!
若血壓超過160/110,就是急診住院!用口服nifedipineIV labetalol.
手術:
血壓180以上且高心血管風險者,需先控制好血壓才手術!
原本在吃beta blocker,clonidine,aldomet 的不行驟然停藥!
控制血壓此時不用利尿劑!
心臟手術時血壓飆高,可IV clevidipine..
治療方式:
藥物五大主類:針對RASACEI,ARB,ALDACTONE,ANTIRENIN
Beta-blocker,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Diuretics
非藥物:S-ABCDE!
評估:PROCEED.
治療不如意:AT-GOAL...
這裡面證據為1A的只有4:
飲食(-10),
運動(-5)!
中風後血壓控制在140/90以下,
慢性腎病血壓控制在140/90以下!

減重1公斤降1mmg.
少鈉,1克降2.5mmg
限酒,降3mmg
運動降5mmg
飲食降10mmg!
所有藥物標準劑量可降10/5mmg..
劑量加倍也只多降
2/1mmg....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胃食道逆流

  去年12月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過去幾周抱怨喉嚨痛,126日下午前往一家醫院檢查,醫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歐巴馬的醫師、白宮診療所主任捷克森發表聲明說,一開始先在白宮替總統進行內視鏡檢查,發現歐巴馬喉嚨後面的「軟組織腫脹」,為慎重起見進一步安排總統赴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檢查,其症狀與胃食道逆流有關的軟組織發炎一致,將對症治療。現年53歲的歐巴馬在入主白宮前已戒菸,執政近六年來幾乎沒傳出什麼健康問題。

  胃食道逆流可說是現代人文明病,胃與食道交接處賁門周圍的下食道括約肌在正常狀況下會關閉,吃東西時就會打開、讓食物順利通過到胃部,然後在關上。然而隨著年紀大,賁門括約肌逐漸鬆弛,無法正常關閉,就會引起胃食道逆流。

  發作時,胃酸、未消化完全的食物逆流回食道,引起俗稱「火燒心」的胸口灼熱症狀,還會有嘔酸水、喉嚨痛、喉嚨感覺卡卡有異物等。另有些患者在胃酸逆流發作時,會有慢性咳嗽、喉嚨有痰、甚至胸痛、胸口緊,誤以為是心臟病。

  之所以罹患胃食道逆流,除了食道賁門括約肌鬆弛,加上胃排空機能變差外,生活壓力大也是一大原因。

  此外,嗜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油膩食物,以及薄荷、酒精等,較容易讓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出現胃食道逆流現象。穿過緊的褲子、皮帶或束腹等,容易壓迫到下腹部造成腹壓上升,刺激胃部胃酸逆流而上,導致胸口灼熱等症狀。這都是日常生活需避免的不良習慣。

  若是有喉嚨異物感、胸口灼熱、溢酸水等胃酸逆流症狀者,應先至胃腸肝膽科就診,醫師會視情況安排胃鏡檢查,若是發現食道有發炎或潰瘍,除了生活習慣的改善,也需要進一步使用藥物治療。

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典型症狀:

1.胃酸逆流、嘔酸水頻繁,常感覺喉嚨酸。

2.火燒心、胸口悶,因酸水往上跑、刺激食道感覺神經,胸部出現灼

  熱感。

非典型症狀:

1.慢性咳嗽、有痰。

2.胃酸刺激氣喘。

3.常覺得喉嚨卡卡、不好吞嚥。

4.胸痛,胸口緊,常誤以為是心臟病。

摘錄至: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 好健康雜誌NO31,2015115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好心肝雜誌NO70,2015415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溝炎

 

  甲溝炎,顧名思議,就是在手指甲或腳趾甲內外側軟組織發炎之通稱,足部的盛行率大於手部。這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曾有過的惱人經驗。

  甲溝炎發病的根本機轉在於趾(指)甲旁邊的軟組織發炎,但部份的病例則併發細菌感染,甚至於進一步引起化膿。而軟組織發炎一般可能源自於:一,不合適之鞋具所引起的擠壓。軟組織在鞋子及趾甲的內外夾擊下,引發發炎,進而潰爛以致於門戶大開,讓細菌長驅直入。二,各種外傷。最常見的是因修剪趾甲不慎所造成的,其次則因該處的皮膚因代謝或營養不良而導致龜裂。這些傷口不論是遇到皮膚表面的常在菌或水中土裏的細菌,就會引發發炎->感染─>化膿的宿命;嚴重的更會導致令人聞之喪胆的蜂窩性組織炎。三,另外就是從事園藝種植或水產養殖捕撈的工作人員,也常會因意外在四肢末稍形成傷口。

  治療方面,傳統上家中的長輩都會教我們,1)扳一扳指(趾)甲,舒解甲部與軟組織之間的壓力;再則就是,2)將患處的甲部"挖"掉,直接去除甲部對軟組織的壓迫和刺激。再不行,就到醫院來,要求手術切除指(趾)甲。醫學上,治療的方針是:1,去除壓力;2,控制發炎及感染。後者主要是靠消炎藥及抗生素,並避免再度污染(戴手套,不碰水等)。在前者有關去除壓力部份,約略有二種方法:甲)切除距離患側約三釐米至五釐米部分的軟組織並加以縫合,則緊臨甲部處的軟組織會被往外側下方移動而遠離甲床。其優點是可保留指(趾)甲的原本寬度,但留下一較高感染風險的傷口,日後還要拆線。乙)切除部分或全部指(趾)甲。除非是同一個指(趾)甲兩側都患厲害的甲溝炎,不然不會選擇切除全部指(趾)甲這種極端的手術。部分指(趾)甲切除可分為1,淺層:只切除甲層,優點是手術較簡單,組織破壞較少;但因生長板仍然存在,切除部位的指()甲會再長出,約莫半年左右,有可能會再刺到該側的軟組織(因無內側指甲的壓力阻擋,軟組織會向內增生)而發炎。2,深層:不僅甲層,連甲床及生長板都一併切除;復發率低是它的優點,但破壞性較大,病處的甲板也會變得較狹窄。

  無論如何,切除軟組織或指(趾)甲都屬於侵入性療法。本院在治療甲溝炎採取下列獨創之非侵入性治療:選取適量之棉花,儘量填充至患部指(趾)甲之側面及下面,如此便可以降低甲層對軟組織的刺激而消炎消腫。消炎消腫中的軟組織便更一進步遠離甲層而更容易消炎消腫,成為一種良性循環。連已經長出肉芽腫的病例,都有非常好的效果;真正需要手術的病例是少之又少。當然,我們也會投予適當的消炎藥及抗生素,幫助病人渡過急性發作期的痛苦。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五十肩                     物理治療師譚成娟

 

   五十肩又稱為冰凍肩,是肩部軟組織及關節囊腔等受損之通稱,根據研究統計主要是發生在大約五十歲左右的人。肩帶是非常複雜的三度空間關節,也是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可能由於某次用力過猛或動作失當,因而引起內部組織受傷、粘連,日積月累,終於造成整個關節都受影響。

   五十肩的兩大主要症狀就是:痛和運動範圍受限,嚴重的程度會使得手舉不起來,日常生活活動困難、晚上會痛醒,造成睡眠上的困擾。

   五十肩的治療原則,是要盡量活動,千萬不能因為疼痛而不敢活動,這樣反而造成肌肉群的萎縮及關節囊的粘黏,久而久之肩關節就像被凍結一樣,無法活動,真正變成冷凍肩了。

   在急性期時,肩關節的活動往往僅能以被動的方式運動,逐漸再加強作主動、自行運動,來活動肩關節,增加肩關節的活動度。保暖也相當重要,冷氣房裡肩膀上可以披件衣服、睡覺時穿件蓋住肩部的衣服。

   藥物方面可藉口服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等先減輕疼痛,或局部注射類固醇達到迅速止痛縮短療程。

   此外,可以接受物理治療,用熱敷、短波、紅外線、電療、超音波等方式,減少疼痛及發炎反應,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做持續的運動治療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型肝炎

 

C肝全世界1.7億!亞太地區1億(中國4000萬,東南亞3500萬)非洲4000萬!東歐1000萬!歐洲500萬!美400萬!日本200萬!台韓各約40萬! 

C肝為可治癒疾病!中日韓台的病毒基因型一半是1b,2a約佔四成!1基因型治療較困難! 

 

C肝治療主要是干擾素加雷巴林ribavirin,最近美國發表Boceprevir,Telaprevir兩病毒蛋白酶抑制劑,只是用來加強干擾素的作用!不是取代干擾素! 

只要肝功能異常,anti HCV抗體存在,HCV RNA病毒存在,就可給予治療! 

療程的長短是視病毒量減少的情況而決定! 

 

目前是定在治療後4週,12週,24週作病毒量測量! 

4週病毒就低於50,叫快速病毒反應rapid viral response!這種只需治療半年! 

12週時病毒量減100倍時,叫早期病毒反應early!假如此時病毒量小於50,也就是說測不到!就繼續治療48週! 

若病毒雖減100倍,但還是超過50,測得到!就要再看24週時病毒在否? 

仍有:停止治療! 

沒有了:治72週! 

治療12週病毒未降百倍?就別再治了! 

 

治療C肝在台人的SVR(治療完6個月後也沒病毒蹤跡)近7成!遠比白人的4成好!所以歐美研究病毒蛋白酶抑制劑,看加上來31用,結果是SVR2成!在台人是否有此效用?未知!因研究參與全在歐美! 

干擾素的副作用就是「人西累累」,如感冒般! 

雷巴林會造成畸胎,患者不可懷孕!會溶血性貧血!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常見疾病:痛風

一、前言:痛風在從前稱為富貴病或帝王病,主因吃太好。

1. 太精緻的食物所引起。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升及

      飲食文化的改變,今日的痛風變成常見的疾病,不再

      是富貴人家的專利。

2. 痛風發作的年齡層往下發展到青少年階層,尤以

  1945歲最多,男女比則為95%5%

 

二、致病機轉:

    人體內自己合成的普林或由食物攝取的普林,經過肝臟

    代謝後形成尿酸,交由腎臟排出體外,當腎臟來不及排

    出過多的尿酸,就會導致高尿酸血症,這就是痛風發作

    的元凶。

 

三、常見的高尿酸血症70%為原發性,不外乎以下常見因素:

    遺傳、飲食不當、肥胖、性別、運動過度、葯物及飲酒。

    30%續發性的高尿酸血則大都因疾病所致,如:高血

    壓、腎臟病等。

 

四、痛風臨床四階段:

   1.早期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風發作。

   3.反覆痛風發作。

   4.痛風石形成,關節變形,甚病導致腎病變。

 

五、痛風發作的臨床表現為患部關節紅、腫、熱、痛(劇痛)

    一般早期好發於足部大拇趾關節;但如未控制得宜則

    踝、膝、肘、腕等關節皆會受侵犯,甚或造成關節變形、

    破壞。

六、痛風的治療:

    由致病機轉了解,葯物不外乎前端抑制尿酸的合成及後

    端促進尿酸的排泄,再加上消炎止痛劑的併用,一般皆

    能達到病情緩解的目標。

   (註:)一般尿酸值偏高導致急性痛風,以秋水仙素服

         用,促進尿酸快速排泄,病情都能很快緩解。

 

七、預防痛風須知:

   1.注意飲食:不可太精緻,尤其是過多高蛋白食物或高

     普林食物。

   2.不喝酒:尤其啤酒。

   3.多喝水:每日維持2000㏄以上的尿量。

   4.維持體重,避免肥胖。

   5.適度運動(過度激烈運動亦會誘發痛風)

 

:痛風的飲食原則

   1.少吃大量普林食,如菇類、海產、肉湯汁、發芽豆類。

   2.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因蛋白質食物大多含高普林)

   3.少吃高脂肪食物(大量脂肪抑制尿酸排泄)

   4.忌吃太鹹(鈉促進尿酸沉澱)

   5.勿吃太飽及餓過頭。

   6.多吃維生素BC豐富的食物(可促進體內尿酸塩溶

     )

 

結論:今日工商繁忙,應酬多,飲食過度精緻,肥胖為社會

      常態!血中尿酸值須定期健檢才能保障自我健康,一

      旦有高尿酸血症的人,必須把尿酸長期控制在正常數

      值範圍內,才是上上之策。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型肝炎

B肝台灣240萬人!盛行率超過人口8%,故屬高盛行區,亞太地區是B肝高發區(有2.2億

多病例,東南亞,中國各有1億),(歐洲,日本,美國各有100多萬)美國有125萬,

不到人口2%,為低盛行率區!

現今治療有三大指引:亞太肝病學會APASL,歐洲肝病學會EASL,美洲肝病學會AASLD!

(健保規定是跟不上世界潮流,且無學理根據)!

治療:

藥物都是從美國來,是研究治療HIV感染時的附帶發現!

B肝感染:慢性,硬化,肝癌!是我們治療重點!

 

根據現行三大指引,那些慢性B肝是需治療,那些暫無需治療但要持續追蹤直到合乎

治療條件!

 

先看"硬化"(超音波有肝脾腫大,內視鏡檢有靜脈曲張於食道或胃)的有無!

有硬化再看「失代償」(bilirubin大於2,prothrombin超過3秒)出現否?失代償

只可吃抗病毒藥,禁用干擾素!療程至少三年!

無失代償時,要看病毒DNA是否超過2千,才治療!治療可抗病毒藥三年,也可選擇

干擾素一年!

 

 

無硬化者:

看肝功能的"ALT(SGPT)"有無超過2倍!

 

沒超過2倍:不治療!

超過2倍但不到5倍:

         e陽者:"DNA"要2萬以上,才可治療!

         e陰者:"DNA"要2千以上,可治療!

超過5倍:治療!

 

治療方式:

 

抗病毒藥(合乎指引條件都可吃)!

 

抗病毒藥:貝樂克Entecavir,惠立妥Tenofovir!優先考慮!因很少出現「抗藥性」

(吃藥中病毒量從最低回升10倍),小於1%!其它干安能lamivudine,

干適能adefovir,喜必福telbivudine!

 

干擾素:( 肝功能失代償者不能使用干擾素治療!)台灣只有Pegasys.療程原則是

一年!

 

癌症化療,器官移植,生物製劑,類固醇使用者!

在進行前應預防性治療B肝!療程前1週開始投抗病毒藥!療程結束(化療後再6個月)

(其餘再1年)!否則易出現猛爆性肝炎!

使用生物製劑,如anti TNF,anti CD20,要加驗anti HBc antibody,即使有S抗體,也

常會抗體消,S抗原陽轉!引發肝炎!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下背痛                                            

                                                                    物理治療師譚成娟

   很多人經驗過腰酸背痛,下背痛是非常常見的疾病,造成下背痛的可能原因有:

姿勢不良、肌肉韌帶拉傷、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

脊椎滑脫、脊椎腔狹窄、迫性腰椎骨折、炎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

)、腫瘤、癌症、結石、感染等等。

 

   臨床上下背痛的症狀,輕者會表現背部肌肉或關節疼痛,重者因壓迫到坐骨

神經而導致下肢的麻痺與疼痛。

 

一般骨科性的下背痛要怎樣治療? 因病因及嚴重度而有不同,可分為:

1.  保守療法: 吃藥、打針、穿背架、物理治療。

2.  手術療法: 一般是在保守療法失敗或是有明顯神經學症狀時。

 

下背痛的物理治療有:

1.  冰敷: 適用於48小時內急性疼痛的鎮靜。

2.  熱療: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放鬆肌肉組織,舒緩疼痛。

3.  電療: 利用電生理的反應,達到降低疼痛的目的。

4.  腰椎牽引: 拉鬆肌肉組織、增加脊椎間的距離,以減少神經壓迫症狀。

5.  運動治療: 主要目的為增進肌肉韌帶的柔軟度、增進腹部與背部的肌力、促進

   姿勢正常化以免背部受到不必要的損傷. 運動務必由專業人員檢查評估後,在

   其指導下進行,因為並不是每一項運動都適合每一個病人;做任何一項運動時

   ,都不應引起疼痛,若有應該馬上停止,並告知專業人員。

6.  穿背架: 可以限制脊椎的活動,維持腰椎良好的曲度。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命三手菸 時間越久越毒

◎可怕三手菸藉呼吸和接觸散播

    大人常以為不在孩子面前抽菸,就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其實菸的影響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如果是在室內抽菸,菸的有害物質會附著在牆上或物品表面,甚至長達好幾個月,我們稱之為「三手菸」,對兒童傷害尤其大。

    如果你以為「三手菸」和「二手菸」一樣,隨著時間拉長影響將會降低,那可就錯了。

    三手菸的有害物質,會和空氣中的臭氧及亞硝酸氣體進行化學變化,時間一久,反而會產生甲醛、亞硝胺等致癌物質,經由呼吸或皮膚接觸,影響人體健康。

 

◎惱人二手菸對孩子品行影響大

    我們再來看二手菸,除了影響健康,還有哪些壞處呢?美國在2011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家中有二手菸危害的小孩,發生學習障礙(15.1)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3)的比例,是一般小孩的兩倍以上。

    二手菸甚至會影響小孩的品行。一個孩子如果常有侵略行為、會傷害人或動物、偷竊、說謊、翹課等等,也可能和家裡的二手菸有關。因位在同一個研究當中發現,家裡有二手菸的孩子,行為障礙的比例(8.7)是一般小孩的三倍以上!

    進一步從年齡層來分析,二十歲以上的人36.7﹪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裡,1219歲的人有46.5﹪,311歲的小孩則高達53.6﹪。由此可見,暴露在二手菸的比率,隨年齡降低而上升,小孩比大人更難逃二手菸的魔掌。

 

◎菸害危害大 父母願為孩子戒菸

    我們再來看看抽菸的人,等於是吸一手菸再加上二手菸,別忘了還有殘留在吸菸者頭髮與衣物上的三手菸。

    從有關戒菸的研究發現,戒菸能否成功的關鍵是「動機」!為了孩子的健康,避免學習、行為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問題,為人父母者有很好的理由戒菸。今年初,小兒科醫學雜誌發表一篇美國報告,發現父母在了解三手菸的危害後,一年中有71﹪的人會至少嘗試一次戒菸,徹底一次解決「一手二手三手」的菸害問題。

摘錄至:國語日報103619日 文/書田診所葉勝雄醫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力學來看關節炎

  關節不僅是由骨骼組成,就功能的整體而言韌帶、肌腱和肌肉筋膜都應該一起納入考量。

  一般人對肌肉的認識大概就限定於如下的概念:一團橫跨在骨骼上軟軟的、有彈性的組織。我們在醫學院學肌肉解剖的時候,教的是某條肌肉它的起點、終點在哪一邊,它的作用功能以及調控它的神經來源。事實上,全身的筋膜是連續的。從這端骨頭的骨膜連接到它肌肉的肌腱,穿過整個肌肉組織,再經由另一端的肌腱分佈到鄰近的骨頭的骨膜上。我們舉手,不僅只是手部或上肢的動作而已;實際上全身都會牽動,只是動作的大小程度不同,就像一個漣漪逐漸往遠端、末梢的地方傳遞。

  對於韌帶、肌腱與肌肉的發生,以前認為肌肉歸肌肉,肌腱歸肌腱,韌帶歸韌帶,是獨立發生的事。然而近期的研究發現,這些結締組織的原質(包括骨骼)一開始都是混在一起的。由於較先發生的骨頭的生長,產生一個特定方向的壓力(向骨骼縱軸的兩極),其間的間葉細胞(幹細胞)便發育成與骨膜連成一片的韌帶或肌腱。具有肌肉原質的間葉細胞是被包在肌腱-肌肉複合團裡面的,透過骨骼與肌腱的牽拉,肌肉也跟著發展。關節囊的發生也是一樣。所以我們所有的結締組織基本上是同一個原質,只是他們在細胞種類及纖維和基質的性質有所不同而已。結締組織不僅形成我們身體的構造,而且共同維繫我們身體外形。

  從觀念上來看,骨骼類似一種維持空間的填充物,就像你要紮起一個帳篷所不可少的柱子。肌肉則負責提供我們運動的力量和方向。
  以脊椎骨為例,我們人走路、呼吸,他都會動。就像所有關節一樣,在運動時,肌肉收縮用力的時候,脊椎反而是伸直延長的。肌肉收縮,會壓縮關節囊;而囊內關節液壓力的升高,會迫使關節兩端的骨骼互相遠離,向兩端伸展。同樣的,走路用力的時候,膝關節的股骨脛骨是不會相互接觸的;肌肉韌帶的的收縮會擠壓關節囊,產生的壓力會讓使關節兩端的骨骼分開,不然會磨損。關節會磨損的人就是因為這個推擠的力量不够或不均衡,所以才會有摩擦,正常人應該是不會產生摩擦。老化會產生退化性關節炎,或者是因為生產的關節液不够(所以打玻尿酸對有些人的退化性關節炎非常有效),或者是因為肌肉、肌腱及韌帶的變性(彈性疲乏,磨損,斷裂..等等);當然外傷也是其中一種原因。

  各種內因及外因的損耗都會使關節的彈性下降。就像動脈硬化使血壓升高一樣,關節的彈性下降會導致關節囊內的壓力增加。物理學告訴我們:壓力(P)=施力(F)/面積(A)。為了降低壓力,關節面的骨骼就會沿著邊緣長一圈圈的骨刺(增加受力面積)。所以骨刺是關節炎的結果,並不是原因。

  從這個觀點,想要保養我們的關節,最應該著重的應該是:善待軟組織(肌肉,肌腱與韌帶)並適度的運動和訓練,而不是吃這個補那個或是透支、劇烈運動。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膝退化性關節炎

.前言

膝關節是人體常見的負重關節之一,因此退化性關節炎也就常常伴隨發生,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也就是骨性關節炎,並非真正的炎症,而是因為關節內軟骨持續性的病變,造成軟骨周圍的骨頭反應及變化(如增生骨的形成),它是一種局部性的病變而非全身性的病變。

 

.影響膝退化性關節炎的因素

1.年齡:既稱退化性關節炎則當然和年紀有密切關係(通指原發

        )

2.職業:如球類選手、水泥工、裝潢水電工……等,因常常須過

        度使用膝關節,造成軟骨提早磨損,因而引起膝關節提

        早退化。

3.外傷病史:如膝關節曾受傷(骨折、脫位)或曾做關節鏡、內固

            定等侵入性治療者,亦易引起膝退化性關節炎(

            發性)

4.先天性疾症:如關節發育不良或其他骨頭的先天問題,亦易導

              致膝關節的退化性來臨。

5.體重及姿勢:過重的體重或長期姿勢不良,亦會加重或導致膝

              關節退化。

 

.病理及致病機轉

目前並無法了解真正的致病的機轉;只知在膝關節承重過大、過久時,就會造成關節內的軟骨磨損及纖維化,進而使軟骨變薄或不見了,使得下層的硬骨接著產生一連串的病變,造成新骨(贅生骨)的生成,以及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產生炎性的反應(:滑膜炎),因軟骨本身是無血管血液供應營養,所以一旦磨損或消失了,就不會再生了!

 

.臨床表徵

主要以膝關節活動受限制的輕重來呈現,如:腫、痛、彎曲困難、僵硬,但一般休息均可得到適度的緩解;一旦侵犯到軟骨下的骨頭時,甚或會出現關節响聲,關節積水亦會發生,但X光的表現不一定和臨床症狀一致,也就是說雖然X光只有輕度的退化,但卻發生嚴重疼痛甚或行動困難呢!

 

.治療

1.葯物治療:以解除疼痛,膝關節活動限制減少,避免進一步變

            化,維持正常的關節功能。

2.復健治療:包括熱敷、電療等,以症狀緩解及恢復關節良好功

            能為主。

3.手術治療:含關節鏡、骨位矯正術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等,一

            般是在葯物及物理治療效果不彰時,才考慮此方          

            法,因畢竟是侵入性的治療行為。

4.關節注射:含類固醇及玻尿酸的注射,前者為降低炎性反應,

            後者則為減少膝關節內骨頭間直接的磨擦傷害,亦

            即潤滑作用。

 

六、結論

膝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持續性的疾病,時而好時而加重,除了要長期接受醫生的治療外,病人日常生活上也要有相當的配合,例如:減輕關節的負荷、增加關節周圍的肌肉強度及良好姿勢的保持,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人體骨關節就像機器零件一樣,隨時光的逝去,會漸老化、磨損,所以平常的保養也就非常重要了。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螺旋狀桿菌,長約2至4微米,由於它具有特殊的螺旋結構及鞭毛,使它能夠鑽入胃黏液而到達胃黏膜上,並且能分泌一種酵素,將尿素轉化成鹼性的氨,在菌體外形成一層防護層,以防胃酸的侵蝕,故能生存於有強酸的環境中,另外它還會分泌不同的消化酵素,破壞胃粘膜之表皮細胞,造成胃炎。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不是一定會造成胃、十二指腸潰瘍?

  幽門螺旋桿菌跟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黏膜淋巴瘤有相關,甚至會造成胃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級的胃癌致癌因子。但大部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終其一生都是呈現無症狀的慢性胃炎,約有10%到15%的人會得到消化性潰瘍,小於1%的人會得到胃癌,更少的人(約0。01%)會罹患胃黏膜淋巴瘤。相對的,大約95%的十二指腸潰瘍病患、75%的胃潰瘍病患、以及90%的胃癌病患在其胃黏膜可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

為何會得到幽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至今尚無定論,但一般認為接觸傳染是主要的方式,包括飲水、食物或牙齒、唾液都可以成為傳染途徑,而且個人衛生習慣及周遭衛生環境也與感染的可能性有很大的關聯。研究顯示家庭中有人感染此菌時,大部分的家庭成員也會受感染;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組織團體,感染率也較高,通常在孩童時代就受到感染。

在剛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常會有消化不良的症狀,包括上腹部不適、打嗝、放屁、嘔吐、腹鳴、腹脹等急性胃炎的症狀。但大多數人再慢慢適應後,反而沒有症狀。

如何檢測?

  檢查胃部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基本上可分成需做胃鏡檢查(侵入性)及不需做胃鏡檢查(非侵入性)的方法:

1)若病患需要做胃鏡檢查,可以在檢查時同時做胃黏膜切片,將取得的黏膜檢體做下述檢查:細菌培養、組織染色、快速尿素試驗。

2)若病患不需要做胃鏡檢查,但想知道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用以下方法檢測:血液檢查(檢測病患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的抗體)、大便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檢測、碳13尿素呼氣試驗,但這些方法並無法確定有無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瘤或胃癌等。

最新的碳13尿素呼氣檢測,是應用無放射性的同位素碳13無毒性的尿素,讓病人口服後進入胃內與細菌接觸,如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則立即被其所分泌的尿素酵素分解成碳13二氧化碳,因此只需收集病人的呼氣加以分析,即可得知是否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如何治療?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通常得併用多種藥物,最常見的就是「三合一療法」,以二種抗生素搭配一種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其中抗生素通常只要服用1週(如有需要可延長為2週),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通常需服用2個月(如有需要可延長為4個月)。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有:OmeprazoleLansoprazole等質子幫浦抑制劑,常用的抗生素則有ClarithromycinAmoxycillinTetracyclineMetronidazole等。治療期間因藥物的關係,有時會有頭暈、口苦、長舌苔、腹脹、口中味覺遲鈍、噁心、腹瀉之症狀,常因此影響到了病人服藥的順服性。

針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式,使容易復發的消化性潰瘍有了根治的機會。不過除藥物治療外,仍要注意生活習慣的配合,例如戒煙,戒酒,避免服用止痛藥(如阿司匹靈或非固醇類止痛藥)及類固醇,三餐正常且定時定量,減少刺激性食物的食用,以及減少情緒緊張和工作壓力,才能真正避免潰瘍再復發。


需治療之情形:

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強烈推薦治療

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瘤患者(低惡性度)

強烈推薦治療

胃炎合併嚴重變化(經內視鏡或組織切片證實)

強烈推薦治療

早期胃癌作切除手術後的患者

強烈推薦治療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建議治療

有胃癌家族史者

建議治療

逆流性食道炎長期接受質子抑酸劑治療者

建議治療

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的患者

建議治療

消化性潰瘍手術後患者

建議治療

無症狀的一般民眾

無定論

腸胃道以外的疾病

無定論

所以若只是健檢發現血清幽門螺旋桿菌抗體陽性,代表的只是曾經感染過,體內是否有潰瘍、腫瘤或只是輕度的胃炎仍有待進一步的檢查確認。而在台灣約有一半的成年人是陽性,因此也不用太大驚小怪,除非己百潰瘍或淋巴瘤,否則仍可暫時不予治療。

摘錄至:

秀傳醫院訊息快報:http://www.show.org.tw/news_detail.aspx?type=2&no=2790

王蒼恩醫師文章:http://www.mmh.org.tw/gi/patient_corner/health%5Ctreat_hp.htm               

劉輝雄醫師文章:http://www.dryahoo.org.tw/%E6%AC%A1%E7%B6%B2%E9%A0%81/%E8%A1%9B%E6%95%99%E8%B5%B0%E5%BB%8A/%E5%85%A7%E7%A7%91/%E5%B9%BD%E9%96%80%E8%9E%BA%E6%97%8B%E6%A1%BF%E8%8F%8C.htm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淺談下背痛

下背痛是骨科門診最常見的疾患之一,根據文獻報告,約有七到八成的國人,其一生中都曾經歷過下背痛。求治的病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新傷有舊疾。他們自訴的病因更是不一而足:運動傷害、搬重物、彎腰……,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就痛了起來。有的求助於西醫,有的就診於中醫,也有的接受民俗療法,而效果有好有壞。本文希望大家對下背痛有個基本認識,再按照自己的信仰去接受適當的治療。  

下背痛的原因:

下背痛 (Low Back Pain) 僅是一個症狀,可能的原因很多。從解剖構造

而言,其疼痛的來源不外乎:

甲. 硬的構造:脊椎骨,包括脊椎體本身,及其附屬的椎間盤(介於上下脊椎

   骨前面相互聯結的軟骨部分)及關節(上下脊椎骨後面相互聯結的硬骨部

   分)

乙.軟的構造:包括背部的肌肉,韌帶,肌腱及神經。引起下背痛的原因,有

   的是外因(外傷撞擊,施力不當或過當),有的是內因(勞,老化{退化}

   或舊傷的後遺症)

   1.軟組織受傷或背部筋膜炎
    
這是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包括背部的肌肉,韌帶,肌腱的急
慢性拉

     傷,扭傷,挫傷。而一般上班族長期坐辦公桌或因運動間接造成的下背

     疼痛,則是肌肉疲乏,肌力不足或慢性肌腱炎居多。

   2.椎間盤突出症
    
一般單純的"下背"痛是局限在下背部,疼痛的部位是不會超越
臀部而到

     大腿,甚至往下延伸至小腿或腳踝。有放射性疼痛到達大腿以下,就是

     所謂的坐骨神經痛。在年輕人引起下背痛甚至伴有坐骨神經痛的病例

     中,椎間盤突出是最重要的病因。起因於環繞椎間盤軟骨周圍的環狀纖

     維破損,導致椎間盤軟骨中間的髓核向後突出,而壓迫到坐骨神經根。

     坐骨神經痛約略95%都是單側的。理學檢查一般可粗略推斷壓迫的部 

     位,但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則可清楚的判讀壓的部位及程度。

   3.脊椎關節炎
     起因於脊椎的老化(退化性關節炎)或創傷後遺症(外傷性關節
),臨床

     上最明顯的便是骨質增生,俗稱長骨刺。而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脂肪層也

     因長期關節炎造成纖維化而變硬,原本專門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原有的

     彈性,反而和骨刺一起造成老年人坐骨神經根壓迫的最大凶手。這時病

     患不但腰痛,還伴有下肢的疼痛及麻木感。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

     力,或一口氣走路走不遠的現象。這裡要特別提出的是骨刺的形成,實

     乃由於人體脊椎骨對於過度的壓力所造成的反應;它是發炎的結果,並

     不是發炎的原因。可以想像成我們長期過度用力敲打鐵槌後,鐵槌的邊

     緣自然而然便會"捲起來,這捲起來的部分就是。有骨刺不

     必過度驚慌,但它在指醒我們----脊椎骨要保養了。

   4.泌尿生殖系統的結石或發炎

     一般我們穿褲子"褲頭"的高度大約是在第四腰椎的位置,而腎結石或腎

     炎大都痛在褲頭上約略一個手掌的部位,多伴有明顯的敲擊痛。而位於

     骨盆腔的生殖泌尿系統的障礙常常會伴有下腹的不適,甚或疼痛牽引至

     鼠蹊部或外生殖器。

   5.壓迫性骨折

     老年人一般跌倒以致於脊柱承受了過量的垂直性負荷,便很容易造成壓

     迫性骨折。年輕人大多發生於高能量的意外事故,如車禍或自高處跌下

     才會發生。另外,更多的停經後婦女因骨質疏鬆症在無明顯外力下也會

     造成壓迫性骨折。

   6.脊椎滑脫或脊椎管狹窄

     大多數還是歸咎於老化或長期的疲勞,極少數屬於急性外傷。簡單的

     說,人類能直立坐起,行走,跑步或跳躍,主要是靠脊椎骨(支撐)及脊

     柱旁的肌肉(牽引)互相配合工作。若骨骼系統已不能勝任,為了達成維

     持姿勢或運動,肌肉勢必付出額外的精力。於是肌肉便容易疲勞疼痛,

     耐受力變得極差。再進一步,滑脫會造成脊椎管的變形,其中的脊髓或

     脊神經就很容易被壓迫到。

   7.姿勢不良和壓力

     姿勢不良讓骨髂肌肉系統處在無效率的環境下工作,壓力使骨髂肌肉系

     統長期處在緊綳的狀態,都會使骨髂肌肉系統缺氧,僵硬,疲勞而酸

     痛。

   8.其他如原發性或轉移性脊椎腫瘤,僵直性脊椎炎(自體免疫疾)等,雖

     然是較嚴重的情況,但相對的很少見。

檢查:

   疾病史與理學檢查最基本,也最重要。最忌諱一見診間就嚷著要吃某某葯,打某某針,不讓醫師詢問你的病史及對你做基本的檢查。X-光主要是顯現骨髂系統的狀態:有沒有骨折?有沒有變形?有沒有增生,鈣化?有沒有脫位?……等等。想要進一步看到軟組織包括神經,肌肉,韌帶,血管等,就要到醫學中心做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等更精密的檢查。另外,驗血及驗尿可排除感染,免疫性疾病,結石等。

 

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應保持良好的姿勢,儘量避免彎腰搬重物,讓腰椎附近的骨髂肌肉系統不受過多的重力壓迫。若有必須負重物時,應注意姿勢及方法,以避免背部肌肉拉傷或椎間盤突出,必要時可戴護具。適當的運動亦可有效減少下背痛的發生。

  若真的發生下背痛時怎麼辦呢?在請醫師評估前,應遵守,RICE”的原則:

R(Rest):應即刻停止工作活動或運動,避免傷害加深。

I(Immobilization):使用適當的護具,目的也在避免傷害加深。

C(Cold):一般急性期用冰敷,慢性的疼痛則用熱敷。

E(Elevation):主要是針對四肢的傷害病痛,就是要抬高。

不要輕忽問題的嚴重性,若疼痛加劇或未如預期的緩解,則要趕快就醫。

目前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主要包括下列:

1.藥物治療

門診常用藥,口服或針劑的 NSAID(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與肌肉鬆

弛劑,對鎮痛,消炎和鬆弛筋肉都有一定的功效。

2.物理治療
如熱療與電療、腰部牽引、超音波及紅外線治療,運動治療等,

主要由復健科執行。在中醫部間則有按摩,針灸等。

3.手術治療及注射治療
前兩種療法為傳統保守療法,指的是使用消炎,止痛,肌肉鬆弛等藥物,加上熱敷,電療,腰部牽引等復健治療。若接受保守療法一段時間後(一般二至三個月),症狀仍十分劇烈,最後才考慮手術治療及注射治療。手術治療當然要接受仔細的檢查及評估。若不敢接受開刀,此時有另外的選擇:針對疼痛點的注射治療,如坐骨神經痛,脊椎關節炎,在移動式X光機的幫助下,在病灶注入適量的麻醉藥及消炎作用的類固醇,可有效緩解症狀。

最後要強調的還是:預防重於治療包括良好的姿勢,減少背負重物,適當的背部肌肉訓練等都有助於預防下背痛。

1.避免久坐,若需久坐時應使用高背座椅或使用腰墊,且坐姿要端正。

2.勿使用太軟的床,會使睡眠時脊柱無法得到適當的支撐而休息,最適合的

  硬度約略像在日式塌塌米上鋪一床被。

3.避免快速前彎及旋轉或後仰等,如非做這些動作時,應先做好適當的暖

  身。

4.需轉身去接或拿東西時,不要只扭轉上半身,應盡量整個身體轉過來,或

  移動雙腳完全轉向。

5.拿舉物時應將兩腳分開,一腳在前,另一腳稍微在後。應彎曲膝蓋而蹲

  下並保持背部平直。施力時,物品盡量靠近身體。彎腰提重物是腰部最吃

  力的動作,應盡量避免,非不得以為之則以戴護具為佳。

6.適當熱敷,用熱毛巾,熱水袋,泡熱水,洗温泉,熱敷墊……都可以。

7.要按摩時,最好找有證照的物理治療師。

8.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以游泳及慢走為最佳。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忘症

 

定義:

簡單講健忘症就是大腦的思考能力(檢索能力)暫時出現了障礙。因此症狀隨著時間的發展會自然消失。而有時看起來與這種症狀很相似的癡呆則是整個記憶力出現嚴重損傷所致。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醫學用語稱之為暫時性記憶障礙。

 

病狀:

診斷健忘。

1.經常忘記電話號碼或人的姓名。

2.有時已經發生的事情,短時間內卻無法回憶起細節。

3.幾天前聽到的話都忘了。

4.很久以前曾經能熟練進行的工作,現在重新學習起來有困難。

5.反復進行的日常生活發生變化時,一時難以適應。

6.配偶生日、結婚紀念日等重要的事情總是忘記。

7.對同一個人經常重複相同的話。

8.不管什麼事做過就忘了。

9.忘記約會。

10.說話時突然忘了說的是什麼。

11.忘記吃藥時間。

12.買許多東西時總是漏掉一、二件沒買。

13.忘記關煤氣而把飯菜燒焦。

14.反復提相同的問題。

15.記不清某件事情是否做過。例如鎖門、關電源。

16.忘記應該帶走或帶來的東西。

17.說話時突然不知如何表達。

18.忘記把東西放在哪里。

19.曾經去過的地方再去卻找不到路。

20.物品在經常被放置的地方找不到,卻在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

 

結果:

1.(符合0—5個)正常。偶爾有些瑣事想不起來,這只是極輕微的記憶力減退,沒

   必要浪費時間來擔心這個問題。

2.(符合6—14個)輕微的健忘症。很多懷疑自己得了嚴重健忘症的人大多數處於

   這個階段。輕微的健忘症多數人都有,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但應注意調

   ,戒煙酒,補充維生素。

3.(符合15—20個)嚴重的健忘症。應找專家問診,尋找恰當方法治療。

 

病因:

健忘症的發病原因是多樣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齡,最近健忘症發病率有低齡化趨勢,但相對年輕人而言,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更容易患健忘症。人的最佳記憶力出現在二十歲前後,然後腦的機能開始漸漸衰退,二十五歲前後記憶力開始正式下降,年齡越大記憶力越低,因此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的人被健忘症困擾也不是奇怪的事。此外,健忘症的發生還有其外部原因,持續的壓力和緊張會使腦細胞產生疲勞,而使健忘症惡化。過度吸煙、飲酒、缺乏維生素等可以引起暫時性記憶力惡化。最近,專家也開始注意到,心理因素對健忘症的形成也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到醫院就診的健忘症患者有很多有抑鬱症症狀。一旦人陷入抑鬱症,就會固執地僅關注抑鬱本身而對社會上的人和事情漠不關心,於是大腦的活動力低下,而誘發健忘症。

從中醫角度來看,健忘症是氣不能均勻釋放所致。正所謂上氣不足。由於到腦部的氣不足,腦的血液量減少導致記憶力減退。有孕育經歷的女性有更多的體驗。據統計,健忘症患者中女性占了60%,而家庭主婦80%以上有健忘症經歷。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