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力學來看關節炎

  關節不僅是由骨骼組成,就功能的整體而言韌帶、肌腱和肌肉筋膜都應該一起納入考量。

  一般人對肌肉的認識大概就限定於如下的概念:一團橫跨在骨骼上軟軟的、有彈性的組織。我們在醫學院學肌肉解剖的時候,教的是某條肌肉它的起點、終點在哪一邊,它的作用功能以及調控它的神經來源。事實上,全身的筋膜是連續的。從這端骨頭的骨膜連接到它肌肉的肌腱,穿過整個肌肉組織,再經由另一端的肌腱分佈到鄰近的骨頭的骨膜上。我們舉手,不僅只是手部或上肢的動作而已;實際上全身都會牽動,只是動作的大小程度不同,就像一個漣漪逐漸往遠端、末梢的地方傳遞。

  對於韌帶、肌腱與肌肉的發生,以前認為肌肉歸肌肉,肌腱歸肌腱,韌帶歸韌帶,是獨立發生的事。然而近期的研究發現,這些結締組織的原質(包括骨骼)一開始都是混在一起的。由於較先發生的骨頭的生長,產生一個特定方向的壓力(向骨骼縱軸的兩極),其間的間葉細胞(幹細胞)便發育成與骨膜連成一片的韌帶或肌腱。具有肌肉原質的間葉細胞是被包在肌腱-肌肉複合團裡面的,透過骨骼與肌腱的牽拉,肌肉也跟著發展。關節囊的發生也是一樣。所以我們所有的結締組織基本上是同一個原質,只是他們在細胞種類及纖維和基質的性質有所不同而已。結締組織不僅形成我們身體的構造,而且共同維繫我們身體外形。

  從觀念上來看,骨骼類似一種維持空間的填充物,就像你要紮起一個帳篷所不可少的柱子。肌肉則負責提供我們運動的力量和方向。
  以脊椎骨為例,我們人走路、呼吸,他都會動。就像所有關節一樣,在運動時,肌肉收縮用力的時候,脊椎反而是伸直延長的。肌肉收縮,會壓縮關節囊;而囊內關節液壓力的升高,會迫使關節兩端的骨骼互相遠離,向兩端伸展。同樣的,走路用力的時候,膝關節的股骨脛骨是不會相互接觸的;肌肉韌帶的的收縮會擠壓關節囊,產生的壓力會讓使關節兩端的骨骼分開,不然會磨損。關節會磨損的人就是因為這個推擠的力量不够或不均衡,所以才會有摩擦,正常人應該是不會產生摩擦。老化會產生退化性關節炎,或者是因為生產的關節液不够(所以打玻尿酸對有些人的退化性關節炎非常有效),或者是因為肌肉、肌腱及韌帶的變性(彈性疲乏,磨損,斷裂..等等);當然外傷也是其中一種原因。

  各種內因及外因的損耗都會使關節的彈性下降。就像動脈硬化使血壓升高一樣,關節的彈性下降會導致關節囊內的壓力增加。物理學告訴我們:壓力(P)=施力(F)/面積(A)。為了降低壓力,關節面的骨骼就會沿著邊緣長一圈圈的骨刺(增加受力面積)。所以骨刺是關節炎的結果,並不是原因。

  從這個觀點,想要保養我們的關節,最應該著重的應該是:善待軟組織(肌肉,肌腱與韌帶)並適度的運動和訓練,而不是吃這個補那個或是透支、劇烈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