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下背痛                                            

                                                                    物理治療師譚成娟

   很多人經驗過腰酸背痛,下背痛是非常常見的疾病,造成下背痛的可能原因有:

姿勢不良、肌肉韌帶拉傷、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

脊椎滑脫、脊椎腔狹窄、迫性腰椎骨折、炎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

)、腫瘤、癌症、結石、感染等等。

 

   臨床上下背痛的症狀,輕者會表現背部肌肉或關節疼痛,重者因壓迫到坐骨

神經而導致下肢的麻痺與疼痛。

 

一般骨科性的下背痛要怎樣治療? 因病因及嚴重度而有不同,可分為:

1.  保守療法: 吃藥、打針、穿背架、物理治療。

2.  手術療法: 一般是在保守療法失敗或是有明顯神經學症狀時。

 

下背痛的物理治療有:

1.  冰敷: 適用於48小時內急性疼痛的鎮靜。

2.  熱療: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放鬆肌肉組織,舒緩疼痛。

3.  電療: 利用電生理的反應,達到降低疼痛的目的。

4.  腰椎牽引: 拉鬆肌肉組織、增加脊椎間的距離,以減少神經壓迫症狀。

5.  運動治療: 主要目的為增進肌肉韌帶的柔軟度、增進腹部與背部的肌力、促進

   姿勢正常化以免背部受到不必要的損傷. 運動務必由專業人員檢查評估後,在

   其指導下進行,因為並不是每一項運動都適合每一個病人;做任何一項運動時

   ,都不應引起疼痛,若有應該馬上停止,並告知專業人員。

6.  穿背架: 可以限制脊椎的活動,維持腰椎良好的曲度。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命三手菸 時間越久越毒

◎可怕三手菸藉呼吸和接觸散播

    大人常以為不在孩子面前抽菸,就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其實菸的影響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如果是在室內抽菸,菸的有害物質會附著在牆上或物品表面,甚至長達好幾個月,我們稱之為「三手菸」,對兒童傷害尤其大。

    如果你以為「三手菸」和「二手菸」一樣,隨著時間拉長影響將會降低,那可就錯了。

    三手菸的有害物質,會和空氣中的臭氧及亞硝酸氣體進行化學變化,時間一久,反而會產生甲醛、亞硝胺等致癌物質,經由呼吸或皮膚接觸,影響人體健康。

 

◎惱人二手菸對孩子品行影響大

    我們再來看二手菸,除了影響健康,還有哪些壞處呢?美國在2011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家中有二手菸危害的小孩,發生學習障礙(15.1)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3)的比例,是一般小孩的兩倍以上。

    二手菸甚至會影響小孩的品行。一個孩子如果常有侵略行為、會傷害人或動物、偷竊、說謊、翹課等等,也可能和家裡的二手菸有關。因位在同一個研究當中發現,家裡有二手菸的孩子,行為障礙的比例(8.7)是一般小孩的三倍以上!

    進一步從年齡層來分析,二十歲以上的人36.7﹪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裡,1219歲的人有46.5﹪,311歲的小孩則高達53.6﹪。由此可見,暴露在二手菸的比率,隨年齡降低而上升,小孩比大人更難逃二手菸的魔掌。

 

◎菸害危害大 父母願為孩子戒菸

    我們再來看看抽菸的人,等於是吸一手菸再加上二手菸,別忘了還有殘留在吸菸者頭髮與衣物上的三手菸。

    從有關戒菸的研究發現,戒菸能否成功的關鍵是「動機」!為了孩子的健康,避免學習、行為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問題,為人父母者有很好的理由戒菸。今年初,小兒科醫學雜誌發表一篇美國報告,發現父母在了解三手菸的危害後,一年中有71﹪的人會至少嘗試一次戒菸,徹底一次解決「一手二手三手」的菸害問題。

摘錄至:國語日報103619日 文/書田診所葉勝雄醫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力學來看關節炎

  關節不僅是由骨骼組成,就功能的整體而言韌帶、肌腱和肌肉筋膜都應該一起納入考量。

  一般人對肌肉的認識大概就限定於如下的概念:一團橫跨在骨骼上軟軟的、有彈性的組織。我們在醫學院學肌肉解剖的時候,教的是某條肌肉它的起點、終點在哪一邊,它的作用功能以及調控它的神經來源。事實上,全身的筋膜是連續的。從這端骨頭的骨膜連接到它肌肉的肌腱,穿過整個肌肉組織,再經由另一端的肌腱分佈到鄰近的骨頭的骨膜上。我們舉手,不僅只是手部或上肢的動作而已;實際上全身都會牽動,只是動作的大小程度不同,就像一個漣漪逐漸往遠端、末梢的地方傳遞。

  對於韌帶、肌腱與肌肉的發生,以前認為肌肉歸肌肉,肌腱歸肌腱,韌帶歸韌帶,是獨立發生的事。然而近期的研究發現,這些結締組織的原質(包括骨骼)一開始都是混在一起的。由於較先發生的骨頭的生長,產生一個特定方向的壓力(向骨骼縱軸的兩極),其間的間葉細胞(幹細胞)便發育成與骨膜連成一片的韌帶或肌腱。具有肌肉原質的間葉細胞是被包在肌腱-肌肉複合團裡面的,透過骨骼與肌腱的牽拉,肌肉也跟著發展。關節囊的發生也是一樣。所以我們所有的結締組織基本上是同一個原質,只是他們在細胞種類及纖維和基質的性質有所不同而已。結締組織不僅形成我們身體的構造,而且共同維繫我們身體外形。

  從觀念上來看,骨骼類似一種維持空間的填充物,就像你要紮起一個帳篷所不可少的柱子。肌肉則負責提供我們運動的力量和方向。
  以脊椎骨為例,我們人走路、呼吸,他都會動。就像所有關節一樣,在運動時,肌肉收縮用力的時候,脊椎反而是伸直延長的。肌肉收縮,會壓縮關節囊;而囊內關節液壓力的升高,會迫使關節兩端的骨骼互相遠離,向兩端伸展。同樣的,走路用力的時候,膝關節的股骨脛骨是不會相互接觸的;肌肉韌帶的的收縮會擠壓關節囊,產生的壓力會讓使關節兩端的骨骼分開,不然會磨損。關節會磨損的人就是因為這個推擠的力量不够或不均衡,所以才會有摩擦,正常人應該是不會產生摩擦。老化會產生退化性關節炎,或者是因為生產的關節液不够(所以打玻尿酸對有些人的退化性關節炎非常有效),或者是因為肌肉、肌腱及韌帶的變性(彈性疲乏,磨損,斷裂..等等);當然外傷也是其中一種原因。

  各種內因及外因的損耗都會使關節的彈性下降。就像動脈硬化使血壓升高一樣,關節的彈性下降會導致關節囊內的壓力增加。物理學告訴我們:壓力(P)=施力(F)/面積(A)。為了降低壓力,關節面的骨骼就會沿著邊緣長一圈圈的骨刺(增加受力面積)。所以骨刺是關節炎的結果,並不是原因。

  從這個觀點,想要保養我們的關節,最應該著重的應該是:善待軟組織(肌肉,肌腱與韌帶)並適度的運動和訓練,而不是吃這個補那個或是透支、劇烈運動。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洗腎病患的飲食及營養須知

 

熱量(卡路里)的攝取要足夠

熱量的攝取以維持個人標準體重為依據,不足體重者要適時增加熱量攝取,體重超重者儘量減少油脂及純糖類的攝取。

蛋白質的攝取要注意質與量

透析治療時蛋白質會流失,所以必須吃足夠的蛋白質才能維持身體良好的營養狀態,足夠的蛋白質可增加抵抗力,減少生病機會,同時延長壽命,蛋白質的來源可從蛋、雞肉、豬肉、魚肉、牛肉、海鮮類、豆腐、豆乾、豆包等黃豆製品獲得,另外米飯、麵食、麵包也是基本的攝取量。

油脂類要小心選擇

為了預防血脂過高,油脂用量要減少,可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如芥子油、芥花油、橄欖油、苦茶油、花生油),或多元不飽和脂肪油(如玉米油、紅花子油、葵花油、大豆油)。含飽和脂肪的油脂(如動物性油、椰子油、棕櫚油)則應盡量避免。

液體(水分)的平衡

攝取過多水分會造成身體浮腫、高血壓、甚至肺水腫,所以最好保持二次透析間體重增加不超過乾體重5~7%,以避免透析過程因大量脫水造成血壓下降或身體不適,同時需要隨時檢測理想體重,以了解胖瘦變化。

鈉(鹽份)的平衡

開始洗腎後鹽分限制可較寬鬆,可與家人正常飲食,但有心臟病與高血壓,仍需以低鹽飲食為重;攝取的鹽分過多會把水分留在身體,導致水腫而增加心臟的負擔。

鉀離子的穩定

高血鉀症往往伴隨著心律不整,嚴重會造成心跳停止而致死,因此減少高鉀食物的攝取是非常重要的。

磷離子的穩定

過多的磷會導致骨骼病變及皮膚搔癢;磷普遍存在於含有蛋白質的食物中,故一方面要充分的攝取營養,另一方面要減少磷的吸收,所以需要磷的結合劑(如碳酸鈣片或醋酸鈣)來穩定;因此吃正餐、點心或有喝牛奶時,記得要與食物一起均勻服用。

鈣離子的維持

當血中磷升高,鈣下降時,易造成骨骼病變,醫師會使用鈣片控制鈣磷濃度,所以務必遵守醫師指示服用。

纖維質的補充

腎友因為缺乏運動或藥物因素,加上需水分及食物中鉀的限制,常會間接減少蔬菜、水果的攝取,因此常會有便秘、消化不良的現象,因此飲食中需增加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蔬菜燙過捨棄湯之後食用、全榖類等。

維他命補充的要點

~ 維他命BC或葉酸要在血液透析後服用。

~ 自行服用維他命、礦物質、營養品之前,請先與你的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水果的禁忌

~「楊桃」其中含有未明的神經毒素,洗腎病患食用後會一直打嗝,因此絕對不可以食用。

~ 瓜類及奇異果、香蕉、釋迦、桃子等,因含鉀量高,不可過量食用。

並非所有的透析患者皆須嚴格限制鈉、磷、鉀的攝取,應視其血

液生化值或身體狀況由醫師來決定該限制何種礦物質。

 

                                   公祥洗腎室~關心您~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膝退化性關節炎

.前言

膝關節是人體常見的負重關節之一,因此退化性關節炎也就常常伴隨發生,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也就是骨性關節炎,並非真正的炎症,而是因為關節內軟骨持續性的病變,造成軟骨周圍的骨頭反應及變化(如增生骨的形成),它是一種局部性的病變而非全身性的病變。

 

.影響膝退化性關節炎的因素

1.年齡:既稱退化性關節炎則當然和年紀有密切關係(通指原發

        )

2.職業:如球類選手、水泥工、裝潢水電工……等,因常常須過

        度使用膝關節,造成軟骨提早磨損,因而引起膝關節提

        早退化。

3.外傷病史:如膝關節曾受傷(骨折、脫位)或曾做關節鏡、內固

            定等侵入性治療者,亦易引起膝退化性關節炎(

            發性)

4.先天性疾症:如關節發育不良或其他骨頭的先天問題,亦易導

              致膝關節的退化性來臨。

5.體重及姿勢:過重的體重或長期姿勢不良,亦會加重或導致膝

              關節退化。

 

.病理及致病機轉

目前並無法了解真正的致病的機轉;只知在膝關節承重過大、過久時,就會造成關節內的軟骨磨損及纖維化,進而使軟骨變薄或不見了,使得下層的硬骨接著產生一連串的病變,造成新骨(贅生骨)的生成,以及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產生炎性的反應(:滑膜炎),因軟骨本身是無血管血液供應營養,所以一旦磨損或消失了,就不會再生了!

 

.臨床表徵

主要以膝關節活動受限制的輕重來呈現,如:腫、痛、彎曲困難、僵硬,但一般休息均可得到適度的緩解;一旦侵犯到軟骨下的骨頭時,甚或會出現關節响聲,關節積水亦會發生,但X光的表現不一定和臨床症狀一致,也就是說雖然X光只有輕度的退化,但卻發生嚴重疼痛甚或行動困難呢!

 

.治療

1.葯物治療:以解除疼痛,膝關節活動限制減少,避免進一步變

            化,維持正常的關節功能。

2.復健治療:包括熱敷、電療等,以症狀緩解及恢復關節良好功

            能為主。

3.手術治療:含關節鏡、骨位矯正術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等,一

            般是在葯物及物理治療效果不彰時,才考慮此方          

            法,因畢竟是侵入性的治療行為。

4.關節注射:含類固醇及玻尿酸的注射,前者為降低炎性反應,

            後者則為減少膝關節內骨頭間直接的磨擦傷害,亦

            即潤滑作用。

 

六、結論

膝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持續性的疾病,時而好時而加重,除了要長期接受醫生的治療外,病人日常生活上也要有相當的配合,例如:減輕關節的負荷、增加關節周圍的肌肉強度及良好姿勢的保持,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人體骨關節就像機器零件一樣,隨時光的逝去,會漸老化、磨損,所以平常的保養也就非常重要了。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螺旋狀桿菌,長約2至4微米,由於它具有特殊的螺旋結構及鞭毛,使它能夠鑽入胃黏液而到達胃黏膜上,並且能分泌一種酵素,將尿素轉化成鹼性的氨,在菌體外形成一層防護層,以防胃酸的侵蝕,故能生存於有強酸的環境中,另外它還會分泌不同的消化酵素,破壞胃粘膜之表皮細胞,造成胃炎。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不是一定會造成胃、十二指腸潰瘍?

  幽門螺旋桿菌跟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黏膜淋巴瘤有相關,甚至會造成胃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級的胃癌致癌因子。但大部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終其一生都是呈現無症狀的慢性胃炎,約有10%到15%的人會得到消化性潰瘍,小於1%的人會得到胃癌,更少的人(約0。01%)會罹患胃黏膜淋巴瘤。相對的,大約95%的十二指腸潰瘍病患、75%的胃潰瘍病患、以及90%的胃癌病患在其胃黏膜可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

為何會得到幽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至今尚無定論,但一般認為接觸傳染是主要的方式,包括飲水、食物或牙齒、唾液都可以成為傳染途徑,而且個人衛生習慣及周遭衛生環境也與感染的可能性有很大的關聯。研究顯示家庭中有人感染此菌時,大部分的家庭成員也會受感染;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組織團體,感染率也較高,通常在孩童時代就受到感染。

在剛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常會有消化不良的症狀,包括上腹部不適、打嗝、放屁、嘔吐、腹鳴、腹脹等急性胃炎的症狀。但大多數人再慢慢適應後,反而沒有症狀。

如何檢測?

  檢查胃部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基本上可分成需做胃鏡檢查(侵入性)及不需做胃鏡檢查(非侵入性)的方法:

1)若病患需要做胃鏡檢查,可以在檢查時同時做胃黏膜切片,將取得的黏膜檢體做下述檢查:細菌培養、組織染色、快速尿素試驗。

2)若病患不需要做胃鏡檢查,但想知道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用以下方法檢測:血液檢查(檢測病患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的抗體)、大便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檢測、碳13尿素呼氣試驗,但這些方法並無法確定有無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瘤或胃癌等。

最新的碳13尿素呼氣檢測,是應用無放射性的同位素碳13無毒性的尿素,讓病人口服後進入胃內與細菌接觸,如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則立即被其所分泌的尿素酵素分解成碳13二氧化碳,因此只需收集病人的呼氣加以分析,即可得知是否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如何治療?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通常得併用多種藥物,最常見的就是「三合一療法」,以二種抗生素搭配一種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其中抗生素通常只要服用1週(如有需要可延長為2週),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通常需服用2個月(如有需要可延長為4個月)。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有:OmeprazoleLansoprazole等質子幫浦抑制劑,常用的抗生素則有ClarithromycinAmoxycillinTetracyclineMetronidazole等。治療期間因藥物的關係,有時會有頭暈、口苦、長舌苔、腹脹、口中味覺遲鈍、噁心、腹瀉之症狀,常因此影響到了病人服藥的順服性。

針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式,使容易復發的消化性潰瘍有了根治的機會。不過除藥物治療外,仍要注意生活習慣的配合,例如戒煙,戒酒,避免服用止痛藥(如阿司匹靈或非固醇類止痛藥)及類固醇,三餐正常且定時定量,減少刺激性食物的食用,以及減少情緒緊張和工作壓力,才能真正避免潰瘍再復發。


需治療之情形:

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強烈推薦治療

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瘤患者(低惡性度)

強烈推薦治療

胃炎合併嚴重變化(經內視鏡或組織切片證實)

強烈推薦治療

早期胃癌作切除手術後的患者

強烈推薦治療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建議治療

有胃癌家族史者

建議治療

逆流性食道炎長期接受質子抑酸劑治療者

建議治療

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的患者

建議治療

消化性潰瘍手術後患者

建議治療

無症狀的一般民眾

無定論

腸胃道以外的疾病

無定論

所以若只是健檢發現血清幽門螺旋桿菌抗體陽性,代表的只是曾經感染過,體內是否有潰瘍、腫瘤或只是輕度的胃炎仍有待進一步的檢查確認。而在台灣約有一半的成年人是陽性,因此也不用太大驚小怪,除非己百潰瘍或淋巴瘤,否則仍可暫時不予治療。

摘錄至:

秀傳醫院訊息快報:http://www.show.org.tw/news_detail.aspx?type=2&no=2790

王蒼恩醫師文章:http://www.mmh.org.tw/gi/patient_corner/health%5Ctreat_hp.htm               

劉輝雄醫師文章:http://www.dryahoo.org.tw/%E6%AC%A1%E7%B6%B2%E9%A0%81/%E8%A1%9B%E6%95%99%E8%B5%B0%E5%BB%8A/%E5%85%A7%E7%A7%91/%E5%B9%BD%E9%96%80%E8%9E%BA%E6%97%8B%E6%A1%BF%E8%8F%8C.htm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者應該如何補充缺乏的營養

◎純(全)素者較易缺乏的營養素及食物來源

營養素種類

食物來源

維生素 B2

全穀、蘑菇、豆類、核果類、杏仁(670)、麥芽(800)、種子、酵母、小麥草、苜蓿芽、高麗菜、、芝麻、香茹、(蛋)

維生素B12

營養強化的穀類、酵母類、豆漿、乳酪、小麥草、米糠、芹菜、玉米、菜花、香菇、(牛乳、蛋)

維生素 D

營養強化的穀類、人造奶油、苜蓿芽、綠藻、(蛋、全脂牛乳)

mg/100g

橘子汁、無花果、堅果、豆類(140)、五香豆干(273)、油豆腐乳、杏仁、乾豆、葉菜類、小麥草、苜蓿芽、花生、胡桃、黑芝麻(1250)、髮菜、海帶、紫菜(850)、蓮子(166)、羊奶粉(1069)、脫脂高鈣(1743)、小方豆乾(685)、黑糖(390)、酵母粉(348)、金針(340)、莧(荇菜)(300)、九層塔(320)、芥藍(230)、木耳(200)、枸杞(213)、黃豆(217)、甜不辣(207)、(牛奶)

mg/100g

全穀、水果乾、豆腐、核果類、種子類、葉菜、花生類(290)、枸杞(140)、酵母、蘆筍、無花果、小麥芽、苜蓿芽、蛋、海藻、葡萄乾、紅棗、黑糖、紫菜(90.4)、髮菜(33.8)

mg/100g

肉桂、生薑、碗豆、杏仁、山核桃、胡桃、全穀、核果類、豆類、小麥胚芽(10)、種子類、向日葵子(7.4)、南瓜(7.8)、酵母(6.3)、草菇、菠菜、黃豆、黃豆粉(4.6)、腰果、黑芝麻、杏仁(4.3)、花生粉

硒(抗氧化物)

全穀、酵母、小麥草、小麥麩、花椰菜、蕃茄、杏仁、山核桃、胡蘿蔔、綠豆、蘑菇、蘿蔔

維生素 B12

~指每100公克

中的微克數量

~成人每日需

0.6-1.2微克

青豆(0-0.2)、海帶(0.5-1.0)、昆布(0.5-1.0)、燕麥

0.3)、海苔(0.7)、黃豆粉(0.2)、黃豆糕(1.5-6.3)、裙帶菜(0.6)、健素糖(1.87)、小麥(0.1)、全麥麵包(0.2-0.4)、蛋(0.3)、麥片(1.7)、全脂牛奶(0.3-0.5)、低脂奶粉(3.61)、穀類早餐(3.11)、羊乳片(1.2

 素食食物,大部分皆含有高磷及高鉀的成分,故攝取時宜均量,

且配合磷結合劑的服用,才可避免體內磷、鉀離子過高現象。

 

                                                   公祥洗腎室~關心您~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