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原因-子宮內膜異位居首

  造成現代人不孕的原因很多,除了晚婚、晚生育、生活壓力大等因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曾啟瑞表示,以北醫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不孕夫婦來看,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為首要原因,占比約30%,再來是輸卵管阻塞和男性精蟲過少、活動力不足,各占比約11,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也有約6

一年約增五萬人 育齡婦女最常見

  根據統計,國內一年平均新增五萬人次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又以30歲到40歲的育齡婦女最常見。曾啟瑞指出,曾遇過一位31歲的不孕症女性,結婚多年沒有避孕,卻遲遲沒有傳出喜訊,接受過數次試管嬰兒治療也沒好消息,經過檢查才發現,她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經血逆流到卵巢,形成4公分的「巧克力囊腫」,甚至異位組織所形成的沾黏,影響輸卵管和子宮正常運作,不易受孕。醫師透過藥物治療和腹腔鏡手術切除,改善子宮環境,再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後,她終於如願懷上雙胞胎。

  曾啟瑞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是指子宮內膜長到子宮內膜層以外的地方,雖然異位到其他地方,但仍跟隨荷爾蒙指令,增厚並剝落出血,因此若子宮內膜細胞跑到卵巢,經血便無處可去,就像顆荷包蛋,不斷堆積,裡面都是濃稠的經血,顏色如同巧克力液體,所以稱作「巧克力囊腫」;若跑到子宮肌肉層,又稱作「子宮肌腺症」。

四處沾粘流竄 難治的良性腫瘤

  曾啟瑞說,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最不容易治療的良性腫瘤,到處沾粘,四處流竄,臨床症狀常見經痛、腹痛、性交疼痛,但容易被忽略,嚴重受到沾黏影響排卵、著床等功能,進而導致不孕。

  目前治療方式有兩種,第一施打荷爾蒙藥物產生停經,或用男性賀爾蒙藥物治療,但副作用容易出現變胖、聲音變粗等男性特徵化現象,一旦生理期來,也很容易復發;第二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病灶。曾啟瑞表示,目前考慮合併兩種方式,前一個月先靠藥物治療消炎再動手術,50-60病人皆可懷孕,多數一年內可以達成心願;手術後若超過一年無法懷孕或年紀太大者,則可考慮用試管嬰兒治療,達成懷孕目的。

反覆性流產 多與免疫異常有關

  除了子宮內膜異位症,還有隱形殺手「免疫異常」導致的不孕症,但占比不到5,比率極低。台安醫院婦產科醫師何信頤表示,臨床上部份年紀二十到三十歲的女性,一而再、再而三的流產,懷孕不超過三個月,連續兩次以上流產者,醫學上稱作「反覆性流產」,這類患者通常經過抽血檢測後,有部份患者與免疫異常有關。

  何信頤說,目前免疫異常的疾病中,罹患抗磷脂質症候群的患者,因為自身抗磷脂質抗體攻擊胎盤的血管,導致胚胎無法生長,容易懷孕後胎死腹中;至於常見的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比較沒有反覆性流產問題。

試管嬰兒成功率無關抗體問題

  除了反覆性流產,何信頤觀察,許多不孕症患者,在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失敗數次後,經常會懷疑與免疫異常有關,但根據2008年美國生殖醫學會的聲明,指出抗磷脂質抗體有異常的患者,不論有無接受治療,與抗體正常的患者,在經歷試管嬰兒療程後,懷孕的成功率差不多,因此認為做試管嬰兒並不需要驗這些抗體。他說,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高低,「與年齡、胚胎品質等較有直接相關。」

  免疫異常經常被人過度渲染,目前針對免疫異常的孕婦,口服治療方式有阿斯匹靈、奎寧等藥物,其中阿斯匹靈具抗凝血作用,減少抗體攻擊胎盤形成的血栓,對胎兒安全性較高,但副作用是胃痛、胃出血。何信頤建議,有反覆性流產的患者,若有連續超過12周以上的抽血檢查異常,經醫師確診為免疫異常造成的不孕,才須進一步對症治療。

摘錄至:聯合報10686日  記者張益華∕報導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魚大肉喝果糖  小心引發帝王病

  農曆年節將近,又是聚餐的旺季,冷颼颼的天氣,讓人也懶得運動,「多吃少動」小心痛風找上你。

 

   痛風自古稱為「帝王病」,這是因為大魚大肉為此疾病的危險因子,此類病人至少會發生一次關節或黏液囊的腫脹、疼痛現象。

 

通常好發於下肢關節處,而產生紅、腫、熱、痛的症狀,造成病人移動困難,且多具有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是成年人血中尿酸值大於7mg/dL,但不代表尿酸高,就會發生痛風,大多數高尿酸血症患者(90%),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產生痛風現象,相對的,尿酸正常也並不代表不會痛風。

 

    尿酸是普林(或稱嘌呤)在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有1/3的普林是來自我們日常飲食,2/3是由身體細胞內新陳代謝所產生,所以可減少服用高普林的食物(肉類、內臟、海鮮)來控制尿酸。

 

    蔬菜類除了曬乾的香菇和紫菜不宜大量攝取之外,其餘都算是低風險的食物;至於豆類,目前研究顯示並不會提高發生痛風的風險除非是因個人體質因素,曾有吃過豆類而引發痛風發作的經驗,就得避開。

 

    另外,酒精(啤酒)及含果糖飲料(碳酸飲料),因在體內會代謝為乳酸而影響尿酸的排泄,同時會加速尿酸的形成。多喝水有助於排泄尿酸。

 

    某些藥品本身也有增加尿酸的副作用,例如用來治療水腫、高血壓的亨利氏環和thiazide類利尿劑、治療肺結核的pyrazinamideLevodopa,如有更適合的取代藥品,則可避免使用。

 

    「預防勝於治療」,為有減少攝取高普林的食物,少喝帶有酒精、含果糖飲料,多吃蔬菜、水果、白開水,且避免服用會升高尿酸的藥品,才能由關節腫痛的「帝王」,蛻變成為走跳自如的「平民」。

 

摘錄至:自由時報1051217日 文∕顏群芳

        (作者為苗栗為恭紀念醫院藥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房顫動死亡、中風率較高要注意

 

    心房顫動發生比率男多於女,但病發時嚴重程度女大於男,奇美醫院醫師廖家德指出,有心房顫動患者比一般人死亡率高2倍,中風風險則高5倍,呼籲民眾可控制體重與三高,減少此症發生。

 

    兩位約50歲的婦人前陣子到奇美醫院門診說心悸、胸悶、吸不到氣,快失去意識,看了幾次心臟科門診,被轉診精神科,但服用精神科藥物後症狀依然沒改善。奇美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廖家德安排24小時心電圖,發現兩位病人的心悸,原來是陣發性心房顫動引起,患者定期服藥後症狀大為改善。

 

    據研究,台灣20歲以上可能高達30萬人有心房顫動,但只約1/4病人有症狀;除了心悸,病人可能出現喘、胸悶、頭暈、疲倦、暈眩等不明顯症狀,心房顫動不易被察覺。但心房顫動患者死亡率比一般人高2倍,且因左心房易產生血塊流入腦部,中風風險也比一般人高5倍,心房顫動病人,預防中風很重要。

 

    以往病人多服用「維生素K拮抗劑」(簡稱華法林),但此藥易與其他藥物及食物產生交互作用,造成腸胃和腦出血等併發症。廖家德醫師表示,目前有4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通過美國與台灣認證,可用於心房顫動的中風預防,相較華法林使用上更方便,降低腦出血風險。不過這新型藥不適用已達洗腎的腎功能不佳者、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接受過金屬瓣膜置換的病人,對這類心房顫動病人,華法林仍是唯一藥物選擇。

 

    廖家德醫師建議,民眾早、晚或是感覺心悸時可自量脈搏,用食指與中指放在另外一隻手腕能摸到脈搏的地方。一般而言,正常脈搏有一定規律若發現跳動間隔不規律時,就要懷疑可能心房顫動,建議儘快就醫。心房顫動病人除需固定用藥,非藥物療法像控制體重與三高(血糖、血脂、血壓),也可以減少心房顫動的發生。

 

摘錄至:自由時報106418日 王俊忠/台南報導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腸急躁症:越急越想大

你是否有的時候明明沒有吃壞肚子,但下腹卻一直絞痛?或是肚子脹得難受,蹲在馬桶半天,「嗯」不出來,只放了幾個屁?或是有時腹瀉有時便秘,肚子總是不舒服,但卻檢查不出所以然?如果有以上情況,你可能是得大腸急躁症!

 

  大腸急躁症是常見的文明病,因現代人工作、念書壓力大、易焦慮緊張,在生活上完美主義者、易惱怒、固執或容易胡思亂想等特質的人,較易罹患此種疾病。

 

  根據統計,約有15-20的人罹患此種機能性的腸道障礙,其中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3-4倍。

 

  大腸急躁症的腸道本身沒有腫瘤、阻塞或是發炎等病變,而是由於焦慮、壓力及生活因素所引發的大腸功能失調,導致蠕動或排泄功能的異常,一般表現出來的型態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或交替出現的混合型。

  ◎改善大腸急躁症的問題,可從幾方面著手:

  ●改變飲食習慣:如果是腹瀉,要攝取低脂食物,避免過

    鹹、過甜及重口味的食物;若是便秘,則增加纖維與水

    分的攝取;若是腹脹,則減少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和飲

    料。

  ●改變生活型態:細嚼慢嚥,避免吞入太多空氣造成脹

    氣;另外三餐定時,充足休息,讓身體處於較佳狀態,

    大腦、自律神經和腸道的感覺都會較正常;運動可提升

    多巴胺的分泌,除了健身,也能夠改善情緒

  ●改變個性:改變對事情的看法與態度,不過度強求,隨

    遇而安,減少或調適壓力,大腸急躁症自然可以改善。

  ●藥物:如果前述方式都無法自我改善時,可尋求醫師協

    助,根據患者的病情,如腹瀉、便秘、腹痛、腹脹及焦

    慮等症狀,開立適合的藥物,以舒緩病情。

摘錄至:自由時報10674日 文∕楊昌學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背痛

下背痛是大多數人都有過的經驗,主要是在脊柱的下部(腰椎)以及做為它基座的薦椎部份所發生的不舒服之病症。 

 

由於此區域由複雜的肌肉,骨骼,軟骨(椎間盤)和肌腱筋膜系統構成,又加上緊鄰神經(脊髓和脊椎神經),所以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症狀表現。例如:1.鈍痛、沈重感 2.肌肉痙攣、僵直 3.劇痛、電擊痛4.疼痛放射至下肢或鼠蹊部 5.發麻、麻痺6.大腿或小腿節段性的疼痛……等等,不一而足。當你到醫院就診時,如果能詳實地敍述疼痛發作當時所從事的動作或活動,以及何種姿勢或活動可增加或減少疼痛的發生,將可有利於醫師的鑑別診斷。

 

最常引發下背痛的原因有:

1.肌肉或韌帶的拉傷

   當我們不當地搬移重物,扭動或過度伸張背部,便使該處的軟組

織暴露於受傷的風險。

2.脊柱狹窄

   常見的骨刺增生,椎間盤突出(腫瘤則極為罕見)除了會造成軟組

織的緊綳疼痛外,更有可能壓迫脊柱內的脊髓或脊椎神經而造成

發射至下肢的疼痛、發麻、無力、感覺缺失、運動麻痺。

3.骨骼變形

   變形的骨骼結構,例如:脊柱側彎,會導致體重負荷或運動負荷

的失衡。壓力不再平均分散,而集中在某個點或某一側,進而造

成軟組織的傷害。

4.外傷

   外力直接或間接的衝擊可損傷骨骼,軟骨,筋肉,而在患處造成

痙攣疼痛。

5.其他如感染、腫瘤、骨質疏鬆、腎結石等亦需小心鑑別診斷。

  

治療方法:原則上以非侵入性治療法為主。

1.物理性治療

  外傷性原因導致的疼痛應先冰敷。一次十五至二十分鐘一天三至四次;亦可用少量多餐法,一次三兩分鐘,間隔一段時間,再敷一次,想敷就再敷一次。並應限制活動,避免俯仰及搬重物,進而者,可使用護具,如護腰等。

  酸痛,僵直,疲勞無力及慢性疼痛則建議熱敷,方法如同冰敷之做法。多做伸亦要避免搬重物,可使用護具,如成效不佳,可至醫院復健。

  若有神經壓迫之症狀(例如坐骨神經痛),至醫院復健牽引治療則為首選,吊單槓則為次佳之替代方法。

2.藥物治療

  一般使用消炎葯(NSAID)及肌肉鬆施劑,可暫時(相對性治標)緩解疼痛,應加上物理性治療(相對性治本)。其觀念就像感冒時吃頭痛鼻塞葯讓我們康復的是自身之免疫力,葯物僅幫忙去除恢復期間的痛楚。

3.手術治療

  其對象限於復健無效之有神經壓迫患者(如椎間盤、骨刺壓迫神經),或是脊椎有損傷不穩定之患者(如脊椎滑脫)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壯年突胸痛 高血脂易心肌梗塞

  心臟、腦血管疾病位居去年十大死因23位,健保資料庫統計,2009年到20134049歲青壯人口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從每十萬人76.4人增加到99.2人,增幅達3成;為使病人血脂控制穩定,心血管、腎臟與糖尿病等七大醫學會推出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下修膽固醇建議標準。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心血管介入醫學會理事長吳炯仁說,新版治療指引對高風險病人更嚴格,如急性冠心症候群病人的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100mg/dL70mg/dL,並調低糖尿病、慢性腎臟病人等八大風險族群建議值。

  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葉宏一指出,近年青壯年心肌梗塞發生率攀升,或許是此年齡層多屬戰後嬰兒潮,經濟進步飲食條件改善、工作忙碌且外食增加、缺乏運動,高血脂異常比率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

  吳炯仁說,健康成人男性40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總膽固醇控制在240mg/dL內、低密度膽固醇在160mg/dL,但若高風險病人要控制達標,需規律服藥、控制飲食及改善生活型態,成人一天鹽分控制510公克、適量飲酒、戒菸、運動和採取得舒飲食,選擇全穀類、多蔬果、低脂鮮奶、適量堅果、少紅肉等,以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                                                                                     

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

 

疾病/狀態

低密度膽固醇(LDL/C)之目標

急性冠心症候群

70mg/dL

急性冠心症候群+糖尿病

55mg/dL可以考慮

穩定冠狀動脈疾病

70mg/dL

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部缺氧

100mg/dL

糖尿病

100mg/dL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70mg/dL

慢性腎臟病(階段3a-5,eGFR60)

100mg/dL時開始治療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成人:100mg/dL

小孩: 135mg/dL

有心血管疾病: 70mg/dL

 

資料來源: 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

摘錄至:聯合報105121日 黃安琪/台北報導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取膽固醇 不須控制?專家這樣說

  最近網路流傳一則「膽固醇有益無害」的文章,聲稱民眾膽固醇對身體無害,多吃無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及台灣營養學會今共同聲明,膽固醇分為血中膽固醇和食物膽固醇,若是心血管疾病病史者及血液膽固醇偏高患者,應控制飲食,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表示,近兩個月接獲不少心臟科醫師反應,民眾對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已大為鬆懈,原來受到一則「膽固醇有益無害」的網路傳言誤導。葉說,血中膽固醇濃度可透過身體自我調控達平衡狀態,但若飲食未控制攝取膽固醇含量,將造成身體平衡失序,增加高血脂等疾病風險。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說,要控制血中膽固醇,最重要的是控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均高的食物,奶油、冰淇淋、西點等飽和脂肪較高的食物應少吃;豆、魚、肉、蛋類之中升膽固醇指數排名前三名,分別是豬腦、蛋黃及豬大腸,奶類之中以全脂保久乳最高,油脂堅果類則以椰子油最高,平時也應盡量少吃。

  王果行強調,膽固醇含量高但飽和脂肪含量不高的幾種食物,如蛋、蝦、花枝等,因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價值高,健康民眾可適量均衡攝取,但對於病情血中膽固醇控制不佳者,應當限制。平時應多攝取蔬菜、核果、全穀類,以及飽和脂肪含量低的豆製品、魚、家禽類等,不僅可降低血中膽固醇、血壓,也可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為提供正確衛教觀念,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提供升膽固醇指數食物排行,並於網站供民眾下載。

(摘錄至:蘋果日報1050801日 沈能元/台北報導)

 

公祥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